于悦,一名年轻的八零后检察官,自今年疫情起,他作为第三检察部的负责人,在从事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刑事检察工作中,通过积极借助远程视频语音技术,全力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在非常时期努力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
科技手段助力,严格落实未成年人案件特别程序。
以技术代替距离的隔阻,用科技手段助力检察业务,思维活跃的年轻人迅速想到了利用远程视讯系统,在特殊时期仍然能够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于是,在法定代理人到场的前提下,他们对取保候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并通过与律师远程见证,实现认罪认罚从宽。
已经羁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也是他关注的群体,不畏疫情,他和同事们坚持到看守所提审,并安排法定代理人通过远程提审系统参与讯问,同步开展亲情会见,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以远程方式实现了对在押未成年人讯问中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对附条件不起诉到期的未成年人,他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开展远程宣布不起诉、训诫和教育。通过微信语音视频,使检察官、辩护人、被不起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帮教工作者五方远程同步参与。在宣告和训诫仪式结束后,于悦根据前期了解到的被不起诉人在疫情防控期间仍在送外卖的情况,对被不起诉人作了紧密关注疫情进展、积极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提醒。
耐心排查引导,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
从远程视讯系统想到了手机微信,于悦和部门同事决定充分利用帮教小组微信群的功能,通过加强对司法社工的指导,使用微信语音视频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进行远程不见面帮教。在视频谈话中,他们及时了解帮教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从“疫情”这一重点关注话题入手,和帮教对象谈谈感同身受的体验。在这场全民的抗“疫”斗争中,把帮教对象做为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近期活动情况,还提醒他们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理性应对疫情。多次的心理疏导后,帮教对象愿意敞开心扉,审视自我,更好成长。
社区矫正工作也是于悦关注的重点,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他通过督促加强对未成年人矫正对象的轨迹研判,对在矫未成年人进行一一排查,就有无请假离苏等情况进行核实,确保人员在管在控。
同时,他督促司法矫正中心进行每日报告,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矫正对象的身体状况、近期活动以及学习或复工情况,确保掌握信息及时、真实、准确。为应对疫情,他果断建议社矫工作人员全面暂停上门走访和集中教育活动,建议司法所加强防疫宣传,做好正向引导,他以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为防疫工作、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尽一份力量。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工作中体现党员本色。
在工作之余,作为一名党员,于悦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参与了所在支部结对的金筑社区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出入口进行外来人员信息登记及录入、核查小区住户的轨迹信息、开展小区巡查、为隔离住户提供代取快递、代购生活用品等等,这些工作,他一样不落下。他说,能为居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以自己的行动服务社会,这是自己的入党初衷,如今以党员的身份奋斗在一线,感到十分有意义。
他还与社区工作人员合作,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志愿服务时,他不忘工作,巧妙动脑,利用深入社区、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主动联合各社区工作人员对本地未成年人信息进行核查,重点摸排有无家庭因隔离观察而出现留守儿童或者困境儿童得不到照料的情形。目前,未发现辖区街道内存在上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