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战“疫”人物故事】 刘飏:二三往事总关情
2020-04-26 10:25:00  来源:姑苏区检察院

  草长莺飞的四月天,行人换上了春装,而在火车站防疫点参加姑苏区党员防控突击队的刘飏,仍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从2月8日第一次站岗值班起,已经历时60天整,对他来说,测量体温、检查出行轨迹、分流旅客成为了娴熟的业务。4月7日的夜里,当他接到工作群里发来撤离的消息时,“突然脑海中浮现了热门影片《1917》结尾的画面,仓促间受命,全程防护服,户外战场,不可预知的对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没结束,现在换个岗位,任务依然繁重。”60个日夜,他在火车站防疫点坚守岗位、风雨无阻,当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时,再次回忆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越发明晰,更有一番滋味。

  侠的境界。2020年初,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全国经受了意外的风暴,而湖北则处在风暴的中心。刘飏是地道的湖北人,老家就在湖北黄冈,当得知成立突击队的消息后,节后上班第一天他主动请缨参与抗击新冠疫情活动,在人们被不断提醒不串门、不聚会、减少外出的情况下,他逆行在火车站防疫点。火车站作为直面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疏导分流对象是湖北、国外等重点疫区人群,面对的潜在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虽然最初防疫物资匮乏,户外昼夜温差大,工作环境恶劣,但更难克服的是心理难关。疫情初期,耳边时常传来不乐观的消息,但他觉得,作为一名湖北人,在家乡还有那么多的亲属朋友在经受病毒施虐,尤其是家里工作在医疗岗位上班的亲属,当他们奋战在防疫的战场上,自己当然有责任去直面疫情,唯有敢于担当,才能取得胜利。工作艰难的时候,他用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勉励自己: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力所能及。

  hello、Bonjour、阿宁哈撒呦。随着国外疫情的扩散,火车站防疫对象进一步扩大,从最初疫情严重的意大利、西班牙等五国,到后期排查全部外籍人员,姑苏区又是外籍人员出行热门地点,一段时间内,每天十余名外籍人员疏导分流成了工作重点,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澳大利亚人、南非人、缅甸人……应接不暇,言语不通成了突击队员最大的障碍。刘飏记得,碰上脾气暴躁的老外,他们的心情的确是崩溃的。不过好在世上无难事,通过多次接触,在hello(英语)之外,他又自学了Bonjour(法语)、阿宁哈撒呦(韩语)等常用打招呼语言,这成了拉近他和外籍人员的捷径。他说,说不好不要紧,关键是心意诚恳,再加上“厚脸皮”,慢慢的,中式英语也能应付大部分问题了。若是遇到态度友好的外籍人员,还能放松下来随口聊聊,工作开展越来越顺利,还“解锁”了一项新的技能。

  防疫岗位上遭遇司考挑战。火车站防疫点上,大家都是志愿者,大家学历不同,专业不一,平时因工作繁忙,也并未过多交谈,但刘飏却在岗位上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遭遇了法律工作的挑战。突击队中有位劳务派遣的小伙子,当得知同伴中有检察院抽调人员时,正在准备司法考试的他立刻打开一个司考答题APP,“有几道题目做错了,对相关法律知识不熟悉,请教检察院的同志”。司考号称“中国第一考”,题目以偏、难、怪著称,“通过司考已经十年了,还不知道能不能行”,刘飏心里很忐忑,面对对方期盼的眼神却又异常镇定。当最后对照答案显示全部正确时,当对方投以肃然起敬的目光时,他由衷的感到,多年的业务锻炼,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正是缘于对法律工作的热爱,执勤期间他仍然坚持本职工作不放松,在检察院和执勤点两头连轴转。为保障民营企业在防疫期间能够稳定发展,他主动联系属地街道给涉案企业提供帮扶,赴吴江、工业园区走访企业项目现场,了解经营现状,帮助联系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他不松劲,推动发展又再加力。

  编辑:周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