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凝聚多方保护力量,打造“法治副校长”工作新模式
2022-04-14 12:58:00  来源:姑苏区检察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检院“一号检察建议”,姑苏区人民检察院不断创新法治副校长工作模式,以合作共建全面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保护。

  一是建立全国首个“少年文保所”,丰富学生法治实践。公元1049年范仲淹捐祖宅办义学,现今苏州市景范中学校址便为范仲淹祖宅所在地。我院结合景范中学位于范氏义学旧址的特点,与景范中学、苏州市文保所共建全国首个少年文保所,以“公益守护”赋予范仲淹“先忧后乐”精神新内涵。组织未成年人参与公益诉讼调查取证实景模拟、苏州古城墙保护现状调查、大运河沿线古驿站失管失修问题法律分析等活动,增强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文化遗产和社会公益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法治副校长组织下,我院与景范中学共同编撰“法义与归”系列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并向辖区学校发放,《法义与归、健康成长》课程讲稿被评为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成果法治讲稿类一等奖。

  二是打造全市首家“校内法治教育基地”,开发特色普法课程。在法治副校长积极推动下,我院与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以及教育部门合作,建立全市首个“校内法治教育基地”,融普法基地参观、法治课程宣讲、模拟法庭等活动于一体,打通校园普法“最后一米”。利用“姑苏检察发布”微信公众号,实现法治教育基地“云参观”、法治课程“云直播”、模拟法庭“云预约”,将教育体验扩展至更多它校学生。

  三是成立“七Li护未”志愿团队,形成校园保护合力。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苏州山塘街七只蹲守的狸猫石像为原型,融合时尚元素设计“七Li护未”IP形象,由各校法治副校长牵头成立集未成年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七种保护于一体的“七Li护未”志愿团队,共同构筑守护在校生的“同心圆”。对一起学校反映的学生被家暴出走事件,第一时间联系民政部门为该学生提供临时庇护场所,通过多种渠道促成家长自愿接受家庭教育、学生自愿回归家庭。

  编辑:周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