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姑苏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3-04-25 12:47:00  来源:姑苏区检察院

  姑苏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3年4月23日在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姑苏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陈晓君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本次会议安排,我代表区检察院报告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等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未成年人检察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也肩负更重的政治责任。

  三年来,区检察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工作部署,在区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持续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履职,相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荣获“苏州市青年文明号”“苏州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一、坚持宽严相济,持续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力度

  1.以“零容忍”态度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保持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压态势,共办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67件78人。会同公安、法院坚持依法从严惩治,统一司法尺度,对涉未犯罪案件实现快速反应、全面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形成打击合力。落实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办案机制,在姑苏公安分局建“一站式”办案场所,检察官、警察、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同步介入,一次性完成被害人询问、身体检查等工作,避免反复询问取证对未成年人造成“次生伤害”。办理的一起从严打击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刑事案件典型案例。

  2.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秉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将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相结合,积极为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从最有利于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出发,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涉罪未成年人不捕率44.1%、不起诉率68%。依法对认罪悔罪的未成年人提供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的机会,有针对性地设置考察帮教条件,通过心理干预、家庭教育指导、社会观护等方式,对122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帮教724次。对于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大、造成严重犯罪后果的未成年人,充分发挥法治惩戒警示作用,批准逮捕19人、起诉33人,让涉罪未成年人感受法治威严。

  3.加强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切实保障涉案未成年人诉讼权利,实现社会调查、法律援助、犯罪记录封存等全覆盖,确保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特别诉讼程序,在检察环节百分之百得到落实。强化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工作,在检察办案中心专门设置未成年人谈话室、心理疏导室等,会同教育、民政等部门综合落实心理疏导、身体康复、生活安置、复学就业等多元救助。共对11名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辅导,向19名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0万元。在办理一起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发现未成年被害人因户籍材料缺失导致义务教育中断后,及时联系公安、教育部门和属地学校,协调办理返学手续,帮助其及时摆脱困境、重回正常生活。

  二、做实诉源治理,全面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1.在监护监督上下实功。认真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探索建立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评估机制。针对监护不力、监护缺失等问题,以制发督促监护令的形式推动失职家长及时履行监护义务。共对32个家庭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制发督促监护令2份。1起案件入选苏州市“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事例。联合教育、妇联等部门,打造“成长守护”家庭教育指导系列在线课程,并在学习强国、“亲水吴门”家庭服务中心、“妇女微家”等平台展播。结合办案,精心制作微视频、微动漫、微剧本等普法作品,帮助家长筑牢“家庭是第一个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微剧本《父子》获“姑苏区首届家庭教育优秀微剧本大赛”一等奖。

  2.在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上固实效。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建立信息共享、案件通报、联合检查等多项机制,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促推预防性侵害、防控校园欺凌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与“女童保护”基金会合作,联合教育、团委、司法行政等部门,共同发起“姑苏护蕊”儿童防性侵专业宣讲项目,实现全区小学和幼儿园全覆盖,受教育学生及家长9万余人。推动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涉未行业人员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等制度。完成全区密切接触未成年人从业人员违法犯罪记录“见底式”查询,先后审查相关人员两万余人,对排查出的3名有记录人员实施从业禁止,让隐匿的“大灰狼”无所遁形。

  3.在新兴业态监督上出实招。聚焦接纳未成年人活动、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产品及服务的重点场所、重点行业,加强法律监督。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营业性娱乐场所向未成年人售酒,宾馆、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3份,并加强跟进督促,整改率100%。对电竞酒店、私人影院、网约房等存在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通过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发送检察提示函等方式推动主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防止新业态成为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灰色地带”。

  三、强化融通发力,健全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

  1.积极推动“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强化同步审查、同步监督,在深耕涉未刑事案件办理基础上,注重研判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权益及公共利益的受损情况,实现不同业务相互支撑、互通共融,促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多维发展。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被强制侮辱案时,支持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十大“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强化未成年人公益保护,对部分学校附近人行横道、人行信号灯缺失、架空管线垂挂等问题,督促主管部门及时整改,保障未成年人出行安全。探索设立未成年人公益观察员制度,发动社会力量发掘线索、加强保护。目前全区已有93名中小学教师、家长参与其中。共收到涉未公益诉讼线索11条,助推校园周边安全公益诉讼立案2件,均已办结。

  2.持续促进“六大保护”一体协同。链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多方资源,坚持“监督不替代、到位不越位”,以司法保护、能动履职促推实现“1+5>6=实”。切实加强同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教育、民政、妇联等单位的协作配合,在案件线索共享和快速办理、典型案例发布、困境儿童救助、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广泛建立合作机制,推动出台《姑苏区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个案服务细则》等。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探索建立“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新模式,聚焦涉未公益保护领域,推动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的“双向衔接转化”,共同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得更实。拓展社会参与未成年人保护路径,通过举办检察开放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等方式,增进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3.着力培育姑苏特色未检品牌。将传统文化中以范仲淹为代表的苏州名人志士担当精神与未成年人检察职责相融合,积极回应范仲淹“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期待,将检察机关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之“法”,与学校保护之“义”充分融合,打造以“共建、共护、共治”为内涵的“法义与归”工程,获评“姑苏共青团工作创新创优项目”。深入推进“法治副校长”工作,编撰“法义与归”青少年法治教育系列读本,开发防控校园欺凌、交通安全、防毒禁毒等主题的法治课程,主动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26次。《法义与归 健康成长》法治课讲稿获省政法系统“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

  四、夯实工作基础,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1.加强专业化未检团队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推进未检队伍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一体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不断改进司法作风,确保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以司法责任制改革和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为契机,健全“专门机构+专门办案组+专门人员”的未检专业化办案体系。培育“7Li护未”专业化办案团队,办理的3件未成年人保护案件分别入选省、市级典型案例。该团队被评为“姑苏区最佳志愿服务团队”。

  2.加快推进“数字未检”。落实数字检察工作部署,以未成年人检察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全面实现涉未成年人案件一个口径录入、一个模块办理、一个系统统计,推动办案全流程规范化。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设计开发密切接触未成年人从业禁止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并在全省范围内应用。通过将密接行业登记数据、密接人员社保数据与违法犯罪数据对比,排查出全省高风险人员50人,并通过风险提示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处理,切实以“数字赋能”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质效。该模型入选“江苏智慧法治创新案例”。

  3.优化法治教育载体建设。我院作为全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有效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先后开展“与法同行,心向阳光”“检爱同行,共护未来”等文明实践活动53次。与金阊新城实验小学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举办青少年模拟法庭系列活动50余场,约2000余名学生及家长参与。联合苏州市文保所、景范中学共建全国首个“少年文保所”,增强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文化遗产和社会公益的意识和能力。依托苏州市中小学生网课平台,开设“野生动物保护”“网络安全”“古城保护”等法治“云课堂”,得到学校、家长和广大青少年好评点赞,累计观看量20余万人次。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薪火相传、江山永固,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民生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涉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新情况、新问题,如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家庭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落实还不到位等,这对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尽管我院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成长更重任务、更高标准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综合运用“四大检察”职能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履职格局还需进一步拓展;二是对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等工作的持续跟踪问效力度还需加大;三是运用“大数据”优势驱动未检法律监督提质增效的本领仍需增强;四是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社会力量合力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方法、路径还需进一步优化,未检工作社会化、体系化、常态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我院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更实履行法律监督责任,助推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落地落实,为孩子们撑起法治“艳阳天”。

  一是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大涉未成年人犯罪惩治力度,坚持优先保护、区别对待、宽严相济原则,依法能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一步健全完善涉案未成年人分级预防、干预、矫治体系,做到“宽容不纵容”,有效教育挽救,促其回归社会。持续推进“一站式”办案机制建设,综合运用司法救助、综合救助、法律援助等方式,加强未成年被害人关爱救助工作。

  二是更加有力落实监督责任。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建立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意见》,聚焦儿童权益保障、校园及其周边安全等领域,加大分析研判、线索移交、衔接转化、跟踪督促力度,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发挥法律监督以“我管”促“都管”的履职特点,围绕重点区域和特殊场所,联合公安、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开展专项治理,推动落实对网约房、私人影院、剧本杀等新业态特殊场所的监管举措,净化未成年人生活环境。

  三是积极主动汇聚保护合力。积极探索建立家校共同帮教机制,联合家长、学校、青少年社工组织等共同组成帮教小组对涉案学生定期帮教,强化临界预防。加大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力度,推动“法治副校长”制度覆盖更多职业技术学校,扩大检校共建覆盖面,通过组织法治巡讲、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活动,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四是全面推进数字护未工作。将大数据赋能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检察能力建设、未成年人检察现代化的关键变量。推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未成年人检察履职中的应用,切实发挥“数据要素”在精准捕捉问题、挖掘监督线索、促进溯源治理、增强监督效能上的积极作用,将个案办理与类案治理相结合,推动解决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问题。

  五是全力锻造过硬未检队伍。把提升未检队伍政治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淬炼。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聚焦司法办案、诉讼监督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核心能力建设,加大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培训,切实提高未检工作队伍综合素能和专业化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创新进取、能动履职,全力跑出姑苏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提档升级的“加速度”,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姑苏新实践提供有力检察保障。

  编辑:周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