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朗读•初心•检察蓝——我院在姑苏区朗读主题活动中获三等奖
2018-09-05 14:49:00  来源:

  8月29日,姑苏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文教委、团区委联合举办的“让朗读与初心在姑苏邂逅”落下了帷幕,洋溢着书卷气的颁奖台上,我们接过了三等奖的“星空蓝”奖杯。这一次的赛况盛大,从全区39家单位各展所长的初赛,到12家单位同台竞技的决赛,参赛团队历经了选择角本、练习朗读、排演造型各种环节,决赛前又加入了拍摄宣传片、推荐朗读书目、与所有选手合诵这些任务。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院的三名主演与多名助演,数次利用午间休息与夜晚的时间排练,唯有背后的付出,才有这份收获!

  【她的殚精竭虑】

  “接到这样的一个任务后,不是不忐忑的,央视的《朗读者》节目珠玉在前,全区各单位又高手如云,要如何突出我们检察院的特色,又如何在朗读中绽放我们的初心,真是一个难题。”——陈元立

  难题还不止于此。商定人选,主角杨扬借调区巡查组,排练时间有限,她主动提出利用夜晚;设计造型,她把院内的年轻人召集起来,每个进行把关;拍摄宣传片、推荐书目,她反复思考,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展示检察形象;联系化妆、用车、与主办方沟通,一切有关比赛的细节她都提前安排好。深夜里,比赛的微信群仍在响,“杨扬借调区里,小许年轻还不熟悉”,她一边说,一边强睁朦胧的睡眼,却仿佛不记得,自己也不再年轻,即将步入四十的边缘。

  【他的倾囊相授】

  “一直热爱朗诵,每次大型朗诵、主持类的节目,对自己来说,都不是负担而是种乐趣。转眼间自己已经四十岁了,在这个年纪,除了自己仍然参与之外,还希望更多的后辈加入朗读的阵营,扩大新生力量。”——杨扬

  磁性的声带,标准的读音,杨扬的朗诵总是有一种魔力。因为水平较高,今年7月,代表苏州市参加了全省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朗诵会。省院归来后,对于这次的朗读活动他更加驾轻就熟,在微信群里不时分享练习绕口令,把朗诵的角本标出轻重音,每次排练纠正发声方式和语音语调,他被戏称为“业务担当”。抽调区巡查组后,他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张,这边刚下了出差火车,那边飞奔进院开始排练。希望更多的人和自己一样热爱朗读,这,就是他的初心。

  【她的加速成长】

  “以前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刚进院的小姑娘,无论参加什么集体活动,都会有前辈们会指引我、帮助我、鼓励我,可这次,自己实实在在觉得应该学习起来,成长起来,担负起来。”——许莹

  许莹说,当时加入了这个团队真是有点胆怯,和两位有经验的高手在一起,每次排练总是觉得自己还差得远,那时真想让时间再慢一点,多点准备时间。然而时不我待,在大赛来临前,除了朗读诗歌,还出现了许多主办单位组织的宣传活动。“那时真觉得招架不住,幸好一切都被元立安排好了,她传达、安排、组织、协调,朗读中还有杨扬指导,我什么时候也能成为中流砥柱呢?”回忆至此,许莹觉得更有动力,目标在前面,自己要成长,姑苏院需要新生力量!

  【她们的热泪盈眶】

  “当时,我坐在调音师的后面,说真的,听到音乐时,鼻子都酸了,我们的节目让我听哭了。”——李莉

  除了三名主演,还有那些可爱的助演参与。付源,从市院借调姑苏院的九零后,这次她自告奋勇作造型指导,加上王薇薇、黄宇麟、王晓霞、宋伟栋、许贤钦、周寒宇,这七名年轻人,既没人推脱,也没人忸怩,自信乐观,落落大方,这就是姑苏检察人的优秀形象。

  还有李莉,著名的“形象设计师”,每次大赛前,她都义务的做好热心服务,化妆、发型、甚至衣服的整洁度都是她关注的重点。初赛时,她蹲守会议室一上午,仔细打理每个人的妆面,决赛时,她和演员们一起清早赴赛场,上场时还义务做起了后台的催台员。“是本职工作以外的集体活动,但是很有意义,我们那天表现的真好”,她一脸满足。

  所以那天

  如果你也在朗读者决赛的现场

  你一定度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

  在朗读中 我们让姑苏听见

  在讲述中 我们让所有人铭记了这一抹检察蓝

  编辑:周慧婷